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消費者對於健康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市場競爭也更加激烈。為了吸引消費者的目光,許多廠商在產品宣傳中使用了各種吸引人的詞句。然而,為了防止消費者被誤導,食品藥物管理署制定了一系列嚴格的標示和廣告規範,但法規管轄範圍大,究竟哪些廣告詞句可以使用?身為食品廠商、企業法遵、行銷人員這篇懶人包必收!
【文章目錄】
- 食藥署具體規範可使用的廣告詞句和條件
- 人工檢查有疏漏?用 AI 工具抓出違規風險
食藥署具體規範可使用的廣告詞句和條件
食品藥物管理署對於食品和相關產品的標示與廣告有嚴格的規範,這些規範旨在防止不實、誇張或易引起誤解的醫療效能宣傳。食品及相關產品標示宣傳廣告涉及不實誇張易生誤解或醫療效能認定準則 附件一是經過政府核可的使用詞句,附件二則是若商品內含有特定成份時,方可使用的詞句。
▶延伸閱讀 - 食品廣告的法律紅線:廣告常見違規誤區與不可聲稱的療效範圍
附件一政府核可的使用詞句中,例如「幫助牙齒骨骼正常發育」、「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養顏美容」或「促進唾液分泌」等,這些詞句多屬於中性描述,強調的是支持或維持健康,而非宣稱具有治療效果,因此使用這些詞彙通常是被允許的。
然而,當涉及預防、改善、減輕、診斷或治療疾病及其症狀的陳述時,就可能違法,例如 聲稱產品能「改善心臟病」、「改善糖尿病」或「早期診斷腎臟病」均屬於此類,這類詞句直接指向診斷或治療功能,超出了食品和一般健康產品的宣傳範疇。因此,對於此類宣傳,建議使用「調整體質」、「調節生理機能」以及「滋補強身」等詞句進行替換,以避免觸法。
此外,關於涉及「減輕或降低導致疾病有關之體內成分」的宣傳也需要謹慎處理,例如「減輕體內癌細胞」、「降低血糖」、「降低高膽固醇」等說法涉及具體的病因和症狀,容易觸犯法規。這時,可以選擇使用「健康維持」、「營養補給」或「促進新陳代謝」等中性詞句替代,以呈現產品的價值而不違法。
還有部分廠商因宣稱能「維持或改變人體器官、組織、生理或外觀之功能」而受到處罰,這些宣傳常常缺乏足夠的科學證據支持,例如聲稱產品能「促進美白」、「改善痘痘」或「消除皺紋」等改變外觀的詞句。為避免法律問題,建議採用「養顏美容」、「青春美麗」等詞句,既能表達產品的特性,又符合規範要求。
最後,涉及快速減肥、快速排便或胰島素分泌維持等詞句也需特別注意,這些詞句通常給消費者帶來快速見效的印象,容易誤導消費者。因此建議替換為「使排便順暢」、「幫助消化」或「幫助改變細菌叢生態」,以達到宣傳效果的同時,遵守法律規定。
食品和健康產品既要誠實地反映產品的特性,又要避免誇大其詞或誤導消費者,通過正確使用政府核可的詞句和遵循法規,不僅能提升品牌信譽,也能更好地保護消費者的權益。然而人工檢查廣告詞句,恐有疏漏的疑慮,這時就需要透過 AI 工具多一道防線,為企業抓出廣告違規風險。
人工檢查有疏漏?用 AI 工具抓出違規風險
透過「快合規 TextComply」(https://www.textcomply.com/)這套由網際智慧團隊開發的廣告違規風險 AI 檢核平台,能夠一鍵為食品廣告快篩檢測,AI 檢查標準正確統一,幫助企業解決人工疏漏問題!
快合規以 AI 一鍵分析廣告內容,支援圖片、PDF、文字等多元廣告形式,識別廣告潛在的違規風險,全面檢測文字、廣告 Banner 圖像內容中可能的暗示性或誇大性表達,提供可能觸犯的法規以及過去裁罰案例、建議修改文字等。
系統還會定期更新法規與裁罰案例,不必擔心在快速更迭的法律中遺漏而導致違規。
一個月只要 $299 起就能讓食品賣家、寵物食品店家、電商平台、化妝品/生技等產業初步快篩廣告,在快節奏時代立即檢查、節省來回修改次數、降低違規風險,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
➤現在就免費試用快合規(https://www.textcomply.com/)